全民安全教育,走深走實十周年
2025 年 4 月 15 日是我國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,今年的主題是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,走深走實十周年”。十年來,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從無到有、從淺入深,逐步走實走穩(wěn),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、共同推動的重要事業(yè),為維護國家安全筑起了堅實的人民防線。
一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十年歷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開展始于 2016 年,隨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》的實施,我國將每年的 4 月 15 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。這十年間,國家安全教育不斷深化拓展。從最初的基礎知識普及,到如今涵蓋政治、國土、軍事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、社會、科技、網(wǎng)絡、生態(tài)、資源、核、海外利益、太空、深海、極地、生物等眾多領域的全面教育;從單純的線下宣傳,到線上線下相結合,利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新媒體等多元化的傳播方式;從學校、機關、社區(qū)等局部領域的開展,到全社會廣泛參與,形成了全方位、多層次的教育格局。
二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實的成果
(一)全民國家安全意識顯著增強
通過十年的持續(xù)教育,國家安全觀念深入人心。人們不再將國家安全視為遙遠的概念,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。例如,在網(wǎng)絡空間,廣大網(wǎng)民對網(wǎng)絡安全的認識不斷提高,主動抵制網(wǎng)絡謠言、虛假信息,自覺維護網(wǎng)絡環(huán)境的清朗;在社會生活中,群眾對身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更加敏感,積極向有關部門提供線索,協(xié)助維護社會安全穩(wěn)定。
(二)國家安全教育體系日益完善
教育體系的構建是國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實的重要支撐。目前,我國已初步形成了涵蓋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家庭教育的全方位國家安全教育體系。在學校教育方面,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,通過課程設置、教材編寫、課堂教學等方式,系統(tǒng)地向學生傳授國家安全知識,培養(yǎng)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。同時,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通過社區(qū)宣傳、家庭引導等多種形式,進一步強化了全民的國家安全觀念。
(三)全社會參與格局基本形成
十年來,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。政府部門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社會組織、學校、社區(qū)等紛紛行動起來,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教育活動。例如,各地的國家安全教育基地成為重要的宣傳陣地,通過展覽展示、互動體驗等方式,讓公眾直觀地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;企業(yè)將國家安全理念融入企業(yè)文化建設,加強對員工的國家安全教育,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;社會組織則通過舉辦講座、培訓等活動,向公眾普及國家安全知識,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國家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圍。
三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實的重要意義
(一)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
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(fā)展的基石,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。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,我國面臨著各種安全風險和挑戰(zhàn)。只有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,讓每一個公民都樹立起強烈的國家安全意識,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,才能形成強大的社會合力,有效應對各種安全威脅,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。
(二)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
國家安全教育不僅是對公民的安全意識教育,更是對公民的愛國主義教育。通過教育,讓公民深刻認識到國家安全與個人命運的緊密聯(lián)系,激發(fā)公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,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。當全體公民都心懷國家、情系民族,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時,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擁有更強大的精神動力。
(三)推動社會治理現(xiàn)代化的有效手段
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深入開展,有助于提高全社會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,促進社會的和諧穩(wěn)定。在教育過程中,公民不僅學習到國家安全知識,還掌握了應對突發(fā)事件、化解社會矛盾的方法和技巧。這將使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種問題,積極參與社會治理,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貢獻力量。
四、未來展望
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應繼續(xù)深化拓展,不斷創(chuàng)新方式方法,進一步走深走實。一方面,要加強對國家安全教育的頂層設計和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,進一步完善教育體系和工作機制,提高教育的科學性和系統(tǒng)性;另一方面,要充分利用現(xiàn)代科技手段,開發(fā)更多形式新穎、內容豐富的教育產品,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同時,要持續(xù)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,借鑒國際先進經(jīng)驗,提升我國國家安全教育的國際化水平。
全民國家安全教育,走深走實十周年,是過去十年的總結,更是未來發(fā)展的新起點。讓我們攜手共進,持續(xù)推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向縱深發(fā)展,為維護國家安全、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筑牢堅實的人民防線。